近年来,福建南安梅山镇立足悠久的侨乡底蕴、坚实的双拥力量、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和响亮的科教文卫招牌等优势特点,全力打造“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北部重镇。
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梅山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市三城”的总体布局,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以“三个创优年”为主线,以“一十百”专项行动为抓手,聚焦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短板、城乡品质提升等关键问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始终履责于行,做担当改革的“排头兵”。
3月13日下午,2025年国际皮划艇联合会皮划艇激流回旋世界积分赛暨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冠军赛(第一站)在位于南安梅山镇的福建省皮划艇激流回旋基地开幕。这是我国首次承办皮划艇激流回旋世界积分赛事。
作为国际皮划艇联合会(ICF)认证的顶级赛事,本次赛事吸引来自广东、浙江、辽宁、福建等省市的20支队伍,共350多名运动员参加,分为3月14日至16日、3月21日至23日两个阶段举行,采用预赛、决赛及极限皮艇多阶段赛制,角逐ICF积分排名。
本次赛事呈现规格高、赛道标准高、比赛门类多、竞技水平高等多个特点。其中,赛事举办地、福建省皮划艇激流回旋基地的赛道长度300米,落差4.4米,流速高达15米/秒,闸门系统的进水方式确保了赛道水流的稳定与强劲,该基地的设计工艺、水流落差、水质质量等,达到亚洲最好、世界一流的水准,为选手们提供了极具挑战性的竞技环境。
此外,赛事分为男子单人皮艇、女子单人皮艇、男子单人划艇、女子单人划艇、男子极限皮艇个人赛、女子极限皮艇个人赛等多个项目,涵盖了皮划艇激流回旋的各个领域。本次赛事由国际皮划艇联合会(ICF)、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皮划服协会、福建省体育局主办,福建省皮划赛艇运动管理中心、泉州市体育局、南安市人民政府承办,南安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南安市文体旅集团、南安市梅山镇人民政府协办。
近年来,梅山镇在体育事业发展上多点开花,不仅凭借皮划艇激流回旋赛事声名远扬,更通过积极举办篮球、羽毛球、气排球等各类体育活动赛事,丰富群众生活,激发全民健身热情,让体育成为连接居民情感、提升小镇活力的纽带。“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挖掘体育资源,引入更多优质赛事,打造具有梅山特色的体育文化名片,让体育成为梅山发展的新动力。”梅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春节期间,梅山镇以新春茶话会的形式开展招商,现场签约项目24个,涵盖工业制造、片区改造、标准厂房、新型能源、日用轻工、新质农业、家居建材、招商合作、文旅产业等多个领域,意向总投资达50.1亿元。其中,天翊产业园作为梅山镇的重点招商载体,与意向入驻企业签约9个项目。
据悉,作为省重点建设项目中国(南安)绿色智慧家产业园项目中的一部分,南安天翊产业园项目分两期开发建设,目前正在建设一期,总投资约6亿元,占地约90亩,由7幢厂房和1幢配套楼组成,集厂区、研发、展示、办公、宿舍、食堂及生活超市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解决就业约2000人,旨在打造“家居+日用轻工”产业集群。
“政府在政策扶持、专业培训、金融支持、教育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完善和职能服务等方面给予园区极大支持,帮助我们将政策红利传递给入驻企业,帮助其降低成本,推动转型升级,形成链式发展格局。”南安天翊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万江介绍。近年来,梅山镇紧扣省、泉州市和南安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在产业升级、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建设等领域多点突破,形成传统产业提质、新兴产业聚势、未来产业谋篇的发展新格局。
44年前,南安市诞生全国、全军第一个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镇梅山镇,双拥共建经验在全国、全军广泛推广,被誉为全国新时期双拥共建工作的发祥地之一。
蓉中村,位于梅山镇南部,是全国文明村、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联系点。自1981年起,蓉中村便与驻地部队开启新时期军民共建的先河。为营造浓厚的拥军崇军氛围,蓉中村常态化组织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不断丰富新时代“四共”内容,即共学理论、共建文化、共享成果、共谋发展。近年来,蓉中村在梅山镇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创新双拥载体,围绕“四共”内容,完成双拥共建“五个一”(即建设“一个双拥工作宣传长廊”、收集”一本双拥故事集”、编写“一本双拥宣传图册”、拍摄“一部双拥宣传片”、谱写“一首双拥歌曲”),继承发扬双拥工作优良传统、延展全新内涵,推动军地双拥共建、军民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
梅山镇牢固树立军民融合发展核心理念,奋力谱写特色军民精神文明建设新篇章,鲜艳的双拥之花永开不败、历久弥香。这是梅山镇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动人剪影。近年来,梅山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扎实抓好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依托“1+1+7+N”文明实践矩阵,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全国文明村、省级文明村镇、南安市“和谐村(社区)”高质量创建工作,以蓉中村“大思政课”、鼎诚村创建思想政治示范基地为抓手,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提升工作,积极推动体育事业发展,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工作,布袋戏木偶戏(梅山)刘志江被评为南安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今年1月,梅山镇竞诚路项目全线贯通。这条贯穿梅山镇中心镇区的“黄金动脉”,经过精心打造,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群众面前,为梅山镇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悉,竞诚路项目起点接光前东路,终点接省道215线梅山镇区过境线公里,按城市次干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40km,道路红线m,路面结构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采用非机隔离栏,项目总投资预计6000多万元。
该项目的落地建设,加上省道215线梅山镇区过境线第一标段已建设完成以及已有的裕景园、芙蓉花苑、华创壹号院、明发国中花苑四个楼盘,芙蓉新城将成为道路通畅、环境优美、人居和谐、商贸繁荣、配套健全、生活便利的宜居城市综合体。
人民群众对品质生活的向往,往往就来自于城市润物细无声的发展变化。而这些变化的背后正是梅山镇对打造品质新城概念的最好诠释。“这些年,我镇加快脚步,向‘新’而行,随着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品质新城逐见雏形,群众都纷纷拍手叫好。如,福建省防汛抗旱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去年10月开工建设,南安市总医院梅山院区(梅山镇卫生院新院区)去年9月举行揭牌暨开诊仪式,南安市研学实践教育营地项目预计将于今年底开工建设,水口村英山桥已贯通,芸塘村管道建设基本完成,梅山二变电站项目进入土建施工阶段,自来水水质提升、农村污水管网升级改造工程、天然气管网升级在有序推进,镇容镇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我们还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拆除沿线铁皮房、不规范广告牌、道路两侧违规搭盖等,持续做好辖区主次干道‘蜘蛛网’和杆线整治工作,推动流域水质持续向好,东溪、罗溪、淘溪水质监测稳定保持Ⅲ类标准等。”梅山镇相关负责人说,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做好做活“新”文章,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活力。
放眼梅山,一个个重要项目扎根落地,一张张亮眼的民生“成绩单”聚人心,一幅幅美好的民生图景暖民心,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增信心......基础设施提能、公共服务提质、生态人文提靓、产业经济不断提档,秀丽的自然风光、富集的人文资源伴随着一次次“美颜”、一次次打磨,纷纷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产城人文”融合北部重镇有了更具像化的模样。(洪清竹 黄玮虹 王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