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岳西县古坊乡087·爱之源民宿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周五最后1间景观房能远眺茶山竹海,建议尽早预定。”负责人罗慧圆边接电话边引导游客体验威亚项目。这个曾偏居皖鄂交界的乡镇,依托“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特色培育”的创新模式,实现民宿产业年接待量突破5万人次。
2024年古坊乡启动“皖西秘境”全域旅游项目,建成包含爱情主题公园、农事体验区在内的复合型民宿集群,从闲置农房到“网红”星空房,从传统农耕到文旅融合,这个与湖北英山县接壤的边远小镇摇身变为“皖鄂会客厅”。
民宿要发展,政策支撑是关键。2022年,该县出台岳西县规范和促进旅游民宿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设立400万元专项资金,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76亿元,推出“民宿贷”“乡村旅游贷”等金融产品,为68个文旅项目注入活力。采用金融创新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形成“社会资本+村集体+农户”多元投资格局,吸引农道文旅、岸香集团等品牌企业入驻。
同时,该县以“云上岳居”品牌打造为抓手,依托全县优质的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引导民宿向主题化、差异化发展。清溪行馆民宿以皖西大屋风格获评国家甲级民宿,半山居民宿凭借徽派建筑风格设计成为丙级民宿代表,金杨民宿则打造“夜游经济”体验区,推出星空露营、篝火晚会等特色活动。通过“民宿+文创”“民宿+美食”“民宿+夜游”等融合模式,当地开发出“岳西素食”“药膳八大碗”等9大系列美食,并推出茶文化、康养、红色研学等主题客房。
截至目前,岳西民宿总量达439家,较三年前增长217%,其中50家入选“云上岳居”精品库,5家获评“皖美金宿”,21家跻身省级以上品牌。民宿集群覆盖大石关、环牛草山等五大片区,形成“春赏杜鹃、夏避酷暑、秋观红叶、冬享温泉”的全季旅游体系。202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县民宿预订率达95%,单日接待游客超3.1万人次,南京、上海等长三角客源占比超60%。
产业勃兴带来民生改善。民宿经济直接带动就业6000余人,间接促进土特产销售、农事体验等衍生收入。石关乡通过避暑经济实现农户年均增收2.3万元,马畈村“一宅两院”项目年经营收入突破37万元。
“岳西还积极融入长三角文旅市场,通过“云上岳西旅游”智慧平台拓展客源,推出“四季营销”工程,先后与长三角企业签约多个文旅项目。”岳西县文旅体局党组书记余灿黎介绍,下一步,该县将闲置校舍、厂房盘活,重点建设五大民宿集群,打造“候鸟式旅居”“避暑疗养”等特色IP,力争2025年民宿综合收入突破15亿元。
从夯土墙到星空房,从寂静山村到沸腾民宿集群,岳西的蜕变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智慧。正如岳西县县长何斌所言:“让‘凉资源’变身‘热产业’,我们正书写着山区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在这片皖西秘境,每一间民宿都是一扇窗口,对外展示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2024年,池州在全国多个旅游城市热度榜单中名列前茅,全年接待游客量、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9%、11.8%。
近年来,宣城金融监管分局将文旅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和普惠金融双向融合的主攻方向,借助“根植大黄山,面向长三角”双重叠加发展机遇,引导更多金融力量向乡村文旅倾斜,为乡村文旅“走出去”注入一泓活水。
近年来,安庆市文化和旅游部门以文化强市和旅游强市建设为指引,坚持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以改革赋能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磨子潭镇紧紧围绕“旅游兴县”战略,聚焦和美乡村建设,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优势,以发展“大别山民宿小镇”为目标,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着力培育经营主体,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精心打造一批高品质民宿项目,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