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国网莆田供电公司组织国网福建电力“双满意”(莆田电力义修哥)员服务队,到华林工业园区开展安全用电服务,对企业用电设备进行隐患排查,提升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其稳定供应对于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2024年,国网莆田供电公司持续深化实施新时代电力“双满意”工程,在电网建设、服务优化以及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莆田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4月2日,莆田供电公司通过视频监控,对40多公里外的110千伏赖店变电站工程进行远程安全督查。该工程投运后将显著提升仙游县供电能力,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电力支撑。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去年以来,莆田供电公司创造性推进智慧工地体系建设,深化e基建2.0平台应用,通过视频监控、北斗三维电子围栏、无人机等4大类24小类感知设备,提升输变电工程智慧建造水平。这一举措使专业设计效率提升50%,档案人力投入减少约55%,运行阶段数据重复录入减少89.8%,并确保二次接线零差错,实现了管理赋能与现场减负的双重目标。
此外,公司积极推广电建钻机、集控智能牵张放线等前沿技术。在书峰~象坂220千伏线路工程中,率先采用旋挖钻机进行基础开挖,并在跨越高速公路架线时使用集控智能牵张放线设备,显著降低安全风险,减少人力物力投入,为电网建设的高质量、可持续、数智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在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公布的2024年度电力建设智慧工地典型案例中,莆田220千伏书峰变电站工程荣获智慧工地五星典型案例,成为国网公司唯一获此荣誉的220千伏电压等级工程。
“在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的同时,我们也注重运维模式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设备健康水平。”莆田供电公司运检部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启用“陆空一体+远程智能”运维模式,综合采用巡检机器人、无人机及远程智能巡视系统,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全方位巡视维护,显著提升智能预警、状态评估和辅助决策能力。通过这一模式,公司大幅减少人工巡检工作量,提高隐患发现和处理效率,真正实现“智慧运维”。目前,莆田地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智巡全覆盖,输配电无人机自主巡检覆盖率分别提升至100%和30%。
除了做好设备运维外,莆田供电公司创新的触角正深入配电网“毛细血管”。面对连接千家万户的配电网系统,莆田供电公司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赋能配电网发展,推进配网馈线全自动FA建设,打造“精准感知、快速处置、秒级治愈、快速复电”的智慧配电网,实现故障定位、隔离和负荷转供,快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最大限度保障“电力满格”。2024年以来,公司坚持“运维跑在故障前”,城网、农网供电可靠率分别提升至99.992%和99.981%。
2月13日深夜,随着万存智造城开关站的投运,莆田供电公司完成万存智造城项目送电任务,为当地制鞋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用电支撑。
位于黄石工业园区的万存智造城将分布零散的中小型鞋企聚集到园区,为其配套相应的上下游服务行业,形成产业链,是集智能制造、高端装备于一体的现代化标准化工业园区。“由于该项目厂房密集、涉及企业多、用电需求量大,如果按传统模式由各企业单独报装用电,不仅需重复规划外线电源,增加企业成本,而且容易因分散施工导致线路交叉、设备超载等问题。”客户经理方超远介绍。
为此,该公司指导客户统一规划、集中建设配套的开关站,并为园区内的企业量身定制“即插即用”用电方案,企业入驻后专用线路可直接接入最近的开关站电源。这一模式为各企业节省外线%以上。这是该公司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国网福建电力“双满意”(莆田电力义修哥)员服务队开展2024年“百千万”客户大走访,走进企业生产车间,了解企业用电情况(柳烨/摄)
项目建设加速度,电力服务添动能。莆田供电公司秉承“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的服务理念,持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深入实施新时代电力“双满意”工程,服务关口前移,不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用上电、用好电”的实际需求。
2024年,该公司全面梳理省市重点在途业扩项目、用电量靠前规上企业,制定10大重点服务项目40项服务措施,深入开展“百千万”客户大走访服务行动,主动对接企业用电需求,推出“供电+”联合供电服务模式,创新实施“四办一省”举措(用电服务“主动办”、公共服务“联席办”、充电服务“即时办”、多项业务“一次办”;办电用电“更省钱”)。该做法入选福建省发改委典型经验。
项目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莆田强。莆田供电公司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将电力保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聚焦省市重点项目用电保障,通过主动靠前服务、全面优化流程、压缩办电时长等举措,实现“先、快、好、省”,全面提升重点项目用电服务水平。
“有你们的贴心服务,我们的工程建设更有劲了,信心也更足了。”日前,在富力智造产业园工程建设现场,该项目负责人郑新华对上门走访的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大客户经理吴金城表示感谢。
自2024年以来,该公司高效完成208个省市重点项目的送电,定期跟踪165个省市重点项目,先后召开内部协调会56场次。供电方案阶段用时提速5至15个工作日,业扩配套工程建设阶段压缩了5至20个工作日,验收送电阶段用时缩短了45%以上,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支撑。
木兰溪是贯穿莆田境内的“母亲河”,滋润着莆仙大地的千年文脉,也厚植着莆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底色。2024年是木兰溪防洪工程开工奠基25周年。在“变害为利、造福人民”治理理念的指引下,全市上下掀起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热潮。作为“先行官”,莆田供电公司致力于清洁能源的推广,稳妥有序地推进电能替代工作,为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员工深入创能涵江兴化湾1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建设现场开展服务(林世南/摄)
莆田平海湾上,一排排巨大的白色风车矗立在碧波之上,叶片飞旋在天地间,将海风转化为清洁电能。
绿电要输送,配套电力送出工程少不了。一直以来,莆田供电公司主动服务清洁能源转型升级,优化电力系统运行,先后投产220千伏天云风电汇流站、埭头风电220千伏送出工程等配套电力送出工程,保障风电送得出、用得好。
2024年,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发展需求,莆田供电公司开工建设上庄-天云220千伏线年底建成投产,将进一步完善能源输出网络,强化新能源的输送能力与稳定性。为确保该工程顺利推进,该公司在项目前期开展了全面的电网适应性分析,利用大数据和电力系统仿真技术,对区域电网的潮流分布、短路电流等进行精准计算,优化线路设计方案,以实现与现有电网的无缝衔接和高效协同。
莆田在新能源领域不仅风能产业蓬勃发展,光伏产业亦展现出强劲势头。距离木兰溪入海口不远处,海上滩涂渔光互补项目——创能涵江兴化湾1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在海面上熠熠生辉。该项目于2024年9月5日投运,每年可提供1.3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助力节能减排。
在该项目建设中,莆田供电公司主动靠前服务,与相关部门协同,加快审批流程,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快速完成项目建设所需的临时变压器送电任务;全过程跟踪施工进度,提供专业技术指导,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莆田供电公司积极践行“保护好湄洲岛”重要嘱托,主动参与到地方政府提出的“零碳岛”建设中,立足沿海资源禀赋,与湄洲岛管委会紧密协作,持续推进湄洲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智慧零碳项目,打造全场景绿电应用示范。2024年11月,湄洲岛全场景绿电示范案例在国网公司首次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评选中,荣获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称号。绿色电力赋能下,一幅美丽莆田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赓续前行,使命必达。莆田供电公司将继续秉持创新、服务、绿色的发展理念,在建强电网、优化服务、践行“双碳”等方面持续发力,用心服务党政大局、人民需求、城市发展,在电网建设的星辰大海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向着光明璀璨的未来昂首迈进。(朱清霞)